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状
发布时间:2017-12-13 15:00:50
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状编辑
[1]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,历经了初级阶段(20世纪60~70年代)、发展阶段(20世纪80年代)、调整阶段(20世纪90年代)和巩固发展阶段(20世纪90年代至今)四个阶段。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,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,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,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、企业标准相互补充,门类齐全,相互配套,与中国食品产业发展、提高食品安全水平、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基本相适应的标准体系。
基本构成
截至2003年底,中国发布食品标准共计3400项,其中国家标准2206项,行业标准1194项。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的范围与类型划分,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共计2619项,其中国家标准1000项,行业标准1619项。食品安全基础标准31项,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216项(其中限量标准67项、涉及限量指标的产品卫生标准149项),与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准40项,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标准588项,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标准1560项,食品安全标签标识标准21项,特定食品产品标准163项。
20世纪80年代以前,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数量非常少。改革开放,特别是加入WTO后,食品安全标准的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,数量逐年增加。
主要特点
通过与食品法典委员会、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、欧盟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比较,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。
1)各级标准相互配合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
2)基本满足了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的目标和要求
3)与国际标准体系基本协调一致
4)体现了科学性原则和WTO/SPS协议的原则
主要问题
(1)标准总体水平偏低
(2)部分标准之间不协调,存在交叉,甚至互相矛盾
(3)重要标准短缺
(4)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
(5)部分标准的实施状况较差,甚至强制性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